站点切换
七星关区
最近访问
热门站点
全部
省级云
市州云
区县云
其他云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U
V
W
X
Y
Z

七星关区:优化人才机制体制 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2-08-26 11:36:22     毕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七星关区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共引共育共用”为抓手,不断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深耕人才培育沃土,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切实为人才的引进、成长和发展做好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强领导,夯实人才工作基础。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优化制度机制,为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并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扩充至26个,明确职能职责,形成了由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总抓,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同时,围绕“四化”建设、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结合《七星关区重点人才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提出2022年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产业人才、重点领域人才、人才发展平台载体等重点人才倍增计划,明确倍增任务。

拓展渠道,奋力推进人才汇聚。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多措并举精准引才,推动全区人才引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引才力度再加大。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人才需求宣传推介,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参加贵州省第十届人才博览会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重点产业人才。二是引才渠道再拓展。大力选拔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引进和储备一批党政机关后备力量和高素质人才。三是引才方式再创新。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积极主动对接,采取组团式帮扶方式柔性引进一批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团队)。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细育才。以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重点人才为主,全力培养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一是在技术人才培养上出实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转岗培训和帮扶专家讲座等形式,强化各领域人才培养。二是在乡土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实施“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计划、“残疾人技能培训”计划、“技能人才培训”计划等项目,培训各类实用乡土人才。三是在重点人才培养上求突破。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推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遴选培训计划,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评选,并选派各类人才到省内外进行学习提升和跟岗锻炼等,不断提升重点人才培养的广度和力度。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精心用才。强化“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耽误埋没人才也是过错”的意识,千方百计用好用活人才,让英雄真正有用武之地。一是改进人才评价机制。落实《七星关区“四不唯”人才引进管理实施办法》,加快构建“能力+业绩”人才评价体系,强化职称评聘基层导向,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二是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深入落实《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若干措施》,鼓励更多专家、人才面向基层服务、面向乡村振兴服务、面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服务。三是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专家智库的作用,将省、市选派的69名科技特派员组建成1个科技特派团,按照产业发展需求分为8个产业小组、4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服务组到全区乡镇、企业(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咨询、试验示范等科技服务。

优化服务,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牢固树立“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切实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全方位打造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一是敬才爱才“用心”。“人才日”期间,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各类人才对七星关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联系服务“用情”。制定《七星关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方案》,由区四大班子领导及各单位各部门领导班子联系服务专家人才,通过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电话联系等方式,关心专家人才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目前累计联系服务专家1600余人次。三是宣传报道“用力”。今年来,七星关区加大对各领域人才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抖音等渠道累计宣传报道500余条,努力营造全区上下爱才敬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4.2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5925人,高技能人才897人,社科文艺人才203人。

下一步,七星关区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引、育、用、留”全链条全环节上下功夫,重点抓好政策集成创新、各类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机制改进等方面工作,不断健全人才政策体系,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创新人才培育路径,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营造“爱才、惜才、敬才、用才”的浓厚社会氛围,多措并举集聚人才,汇聚起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力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没有内容了!

下一篇:没有内容了!